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 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        当前位置: 法院简介 -> 法官风采

        “等我哪天离开这个世界,法院档案室里有我的一生”

        ——追记王海军法官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1-12-28 13:55:48



            王海军,男,1967年3月出生,一级法官,1987年8月进入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工作,生前系须水法庭员额法官。2021年12月13日因肝癌医治无效不幸去世,年仅54岁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在去世前3天,向前往医院探望的院领导提出请求,“一定要留住我的办案团队",等他出院,还要继续办案;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从业34年来,累计结案6000余件,法院档案室里存着他的青春、壮年和一生的记忆;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这一生没有办过轰轰烈烈的“大案”,2009年以来每天都围着大大小小的机动车交通事故“精打细算”;他的判决书很多都是利用上班前、下班后和周末休息时间完成的;他把当事人赌气留到法院的4岁的孩子带回家暂时看管;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热心“传帮带”,为新晋法官领好路,为年轻的书记员指好路,如今,他有许多法官、检察官、律师“学生”;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去爬山,他总乐观地开导年轻人,他对奢华的消费无感,觉得法官制服就很“帅气”,其他衣服有一件够穿就行;

            …… ……

            王海军法官很普通,很平凡,但回看他短暂的一生,我们无法不为他对法治建设的贡献、对公平正义的追求、对司法事业的热爱而肃然起敬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生病后,他提出唯一一次请求:“请一定留住我的办案团队,等我出院,我还继续办案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王海军法官2016年1月被确诊为肝脏多发占位、肝硬化,但一直坚守在办案一线。刚开始,他每隔几个月住院一次,进行治疗,但住院期间总是输完水就回到单位继续工作,同事、主管领导劝他多休息几天,他总说,没啥大毛病,不碍事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这种边工作边治疗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份,期间,他没有因为工作繁重而有过任何抱怨,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,以致于院里很多同事以为他只是肝脏不好,需要不定期治疗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今年9月份,他的病情突然加重,但他还在手术后“偷偷”回到单位工作两天。同事发现后,硬把他拉回医院。住院期间,他还在跟书记员电话联系,交待如何把已经开过庭的案件做好梳理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12月10日,主管院领导、同事到医院探望他,他提出唯一一次请求,“请一定留住我的办案团队,等我出院,我还继续办案。”而在同事来医院之前,他还特意嘱咐同事把他未签字的合议笔录带到医院,他要把份内工作干好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对同事说:“等我哪天离开这个世界,法院档案室里有我的一生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在他去世后,通过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看他的办案数据,1994年独立办案以来,他累计结案6000余件,其中,2016年结案250件,2017年结案336件,2018年结案455件,2019年结案403件,2020年结案263件,2021年结案232件。这真正印证了他曾说过的“等我哪天离开这个世界,法院档案室里有我的一生”。他这一生没有办过轰轰烈烈的大案,但就是这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案件解决了不少群众的烦心事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自2009年5月以来,他根据院党组安排,专门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,他的公正高效为受害人及时追回了赔偿款,解决了受害人的燃眉之急。他的年度调解率最高达71.43%,这都源于他的“精打细算”。对于每一个案件,他都一笔一笔为当事人算清楚,让肇事者明白该赔多少、让受害人明白能拿到多少赔偿款,正是因为他耐心、细致的工作,才有了双方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、再到快速赔偿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有时候受害人急需用钱救治,为了赶时间,他经常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和周末的时间写判决。庭里很多年轻人都习惯了一早、一晚路过他办公室时喊一声“王老师”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庭里年轻人问他,“王老师,你这样做,值不值?”他总笑着说,“反正在家也没事,还不如来单位写个判决,过得还充实些。”遇到节假日值班,他也总是第一个报名。连续几个春节值班,他都报名,同事问他,他笑着说,“我们老夫老妻的,没啥可过的,还不如写个判决来得实在些。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对孩子说:“别怕,我和你一起回家,爸爸妈妈很快就会回来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办案27年,他审过民事纠纷、商事纠纷、办过执行案件,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当事人,无论面对哪种当事人,他总能耐心倾听。有时候当事人情绪激动,他总说,“别着急,有话慢慢说。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有一次团队里的书记员跟当事人着急上火,事后,他对书记员说,有的群众一辈子只打一次官司,他们对诉讼程序和法律知识了解的又不全面,所以一定要耐住性子听他们把话讲完,这样才能找到他们的心结,找到化解矛盾的切入点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曾经在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,双方赌气,把四岁的孩子丢在他办公室后,悻悻而去,孩子被吓得哇哇直哭。他安抚孩子,“别怕,我和你一起回家,爸爸妈妈很快就会回来”。他向主管院领导请示后,安排自己妻子把孩子接回家暂时看管。后来,他耐心调解,小夫妻俩回心转意,高高兴兴地把孩子接回了家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对待群众,他一直是这样的态度。他常说,金杯银杯,不如老百姓的口碑。作为一名人民法官,就要时刻怀民于心,用真心为百姓解忧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对昔日“学生”说:“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,我什么都没做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由于多年办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,他早已成为办理此类案件的“专家”。2012年,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增多,院党组指定新晋法官李慧娟与他一同办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,他毫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,手把手带好新人。李慧娟法官不管什么时间向他请教、与他讨论案件,他总是热心解答;遇到疑难复杂案件,李慧娟法官邀请他一起组成合议庭,他也总是毫不犹豫、一口答应。今年9月份,在他住院期间,李慧娟法官还十分“不好意思”地通过电话与他又讨论了一次案件,他还像从前那样,认真帮她进行了分析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不仅带新法官,团队里的书记员他也手把手教,几年来,他团队里的书记员成长迅速,多名书记员在他的指导下顺利通过司法考试,有的成为其他法院的法官,有的成为检察官,有的成为律师……逢年过节,这些年轻人组团回来看他,感谢他的栽培,他总说,“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,我什么都没做。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对家人说:“衣服有一件够穿就行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在业余时间,如果条件允许,他也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爬山,在路线相对简单时,他还会带上团队里的年轻人一起登山,既搞好团队建设,又引导年轻人培养积极、乐观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庭里的年轻法官或者团队里的书记员在生活中遇到困惑、烦心事的时候,总喜欢找这个“老大哥”“老父亲”聊聊天,他总能用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到身边的人。他团队里的书记员说“王老师就像父亲一样的存在。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对于生活,他不图奢华,勤俭节约。“衣服有一件够穿就行,再说到单位还要穿制服。”他总是拿这样的理由搪塞家人。但对于困难的当事人,他一点也不小气,给他们塞个路费、买顿午饭都是他经常干的事。同事评价,他是“穷”法官,但也是大方的法官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也是坚持原则的法官,有时候身边的朋友想通过他给其他法官打个招呼,他都会直接回绝,“让我找关系,你想都别想,踏踏实实找好证据,认认真真打官司就行。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他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、兢兢业业、任劳任怨、热爱生活、乐观积极、不图奢华、勤俭节约的人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两周了,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身边……

        责任编辑:政治部    


        关闭窗口



        Copyright©2023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-2